為了防止印品背面蹭臟,我們不能僅僅依賴于過量的噴粉用量來保證,還要盡量從原材料采購、生產工藝控制等方面入手,盡可能少用或不用噴粉。在筆者看來,主要需要注意以下事項。
1.在組織生產之前,要根據(jù)印品特點選擇容易干燥的紙張
偏酸性的紙張、少量藝術類的紙張會延緩油墨的干燥時間,要慎重選用。
2.嚴格控制油墨的印刷密度值
根據(jù)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行業(yè)標準《平版印刷品質量要求及檢驗方法》,對于精細印刷品的實地密度,要求黃為0.85~1.10、品紅為1.25~1.50、青為1.30~1.55、黑為1.40~1.70;對于一般印刷品的實地密度,要求黃為0.80~1.05、品紅為1.15~1.40、青為1.25~1.50、黑為1.20~1.50。對于以書刊為主的印刷企業(yè),建議參照這個數(shù)據(jù)進行印刷,而不要人為提高油墨實地密度值或加大墨層厚度。如此,根據(jù)筆者的經驗,有許多干燥性能比較好的紙張是可以不用或少用噴粉的。對于以畫冊或包裝為主的印刷企業(yè),建議根據(jù)不同類型的印品和原輔材料,建立各自的印刷特性曲線,確定合適的印刷密度值。
3.采取底色去除工藝,減少暗調處的油墨用量
為什么到目前為止,膠印機即使配備了紅外烘干系統(tǒng),還需要使用噴粉呢?原因在于有很多印品的暗調面積大、墨層厚,難以瞬間干燥。遇到這類原稿時,在盡量不失原稿暗調重要性的前提下,應利用制版手段,采取底色去除工藝使暗調的墨層減薄,既可以節(jié)省高價的彩色油墨用量,降低暗調區(qū)域的墨層總厚度,又可以改善油墨印刷適性,提高印品質量,降低生產成本,不用或少用噴粉,控制印品背面蹭臟。
4.不要因片面追求印品顏色的飽滿、鮮艷,而人為加大墨量和噴粉用量
例如,原稿上并沒有那么厚實的墨層,我們在打樣或簽樣時,為了讓客戶滿意,往往就會拼命地增加墨量。這樣就會造成嚴重的網(wǎng)點增大或暗調的墨層厚度過大,超出了紙張所能承受的范圍,迫使操作人員加大噴粉用量。這是一種不顧實際、自討苦吃的做法,應力求避免。
5.正確掌握水墨平衡,防止油墨乳化,否則會嚴重影響印品干燥,被迫加大噴粉用量
當油墨中含有一定量的酸性水溶液時,會延長印跡表面氧化結膜的時間,導致印品干燥緩慢,容易引起背面蹭臟。因此,應嚴格控制油墨乳化,在達到一定的密度值時,應當使用最少的墨量和最少的水量。
6.掌握正確的印刷壓力
如果印刷壓力過小,會使油墨不能正常轉移,即使勉強轉移到紙張上,油墨也不能很好地與紙張結合,油墨只是浮在紙張表面,不能滲透干燥,易造成印品的背面蹭臟。因此,應在網(wǎng)點增大控制在正常范圍的前提下,適當加大印刷壓力。
7.不要在油墨中加入過多的調墨油、去黏劑
因為這類助劑在改善油墨印刷適性的同時,也會阻礙油墨的氧化結膜進程,延緩干燥時間,從而迫使操作者加大噴粉用量。
綜上所述,我們必須從接到原稿開始,就認真研究印刷工藝,制訂有效的工藝實施方案,在制版時通過底色去除工藝制作適合印刷的印版,同時做好標準化、數(shù)據(jù)化、規(guī)范化工作。
在印刷過程中嚴格按照標準操作,控制好各色密度值、印刷壓力和水墨平衡,并保持一定的印刷速度,靈活調節(jié)紅外烘干系統(tǒng)和收紙吹風系統(tǒng),減少半成品堆放的高度,這樣就可以通過少用噴粉或不用噴粉來控制印品背面蹭臟,切忌僅僅依靠加大噴粉用量來解決印品背面蹭臟問題。